网易首页 > 网易房产 > 正文

一房难求?全球多国房价一路飙涨,未来房价怎么走?

0
分享至

今年以来,全球多国房价迎来了十年来最大涨幅,这也成了各国民众关注的热门话题。欧洲、北美、日韩等发达国家房价涨幅更是达到惊人的程度。面对高企的价格,许多民众直呼买不起。

全球多国房价持续上涨,民众直呼买不起

朴先生是一位在韩国工作的中国人,疫情中,他花了两周时间,与妻子访遍了首尔的房产市场,然而高昂的价格让他们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。

朴先生妻子:首尔的老百姓越来越苦,买不了房子,太贵了。

数据显示,今年韩国全国房价平均上涨19.08%,创下14年来最大平均涨幅。近六年内,由于过高的房价,约有341万人从韩国首都首尔迁出。高房价问题已经成了韩国政府的“心头大患”。已接近执政尾声的韩国总统文在寅,近日在一档电视节目中表示,没能控制房价上涨是其任期内最大的遗憾。

近日,在新西兰奥克兰市的一场房产竞拍中,伊恩•邓斯以240万新西兰元,约合人民币1100万元的价格购买了一栋房产。

数据显示,新西兰全国房价中位数在10月份同比上涨23.4%。新西兰最大城市奥克兰的房价中位数更是涨到125万新西兰元,约合人民币560万元,涨幅达25%,再次刷新纪录。

考特尼是悉尼一家航空公司的工作人员,疫情以来,随着收入减少,她不得不带着儿子和父母住在一起,因此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,成了她目前最大的心愿,然而越来越高昂的房价让她力不从心。

澳大利亚悉尼购房者 考特尼:房子最终以63.5万澳元成交了,我出价62.0万澳元,就已经承受不了了。

不仅是澳大利亚,在美国的德克萨斯州,30岁的玛丽•马丁内斯,近期购买了她人生中的第一套房产,而在此前她已经寻访了几十处房产,最终都因价格过高而放弃。

数据显示,截至2021年第二季度,全球平均房价同比上涨了9.2%,其中,新西兰房价涨幅为25.9%,美国和斯洛伐克的房价涨幅也均达到了18.6%,土耳其房价涨幅更是高达29.2%,位居全球第一。

建材短缺,价格上涨,建筑商损失惨重

房价一天高过一天,原本应该赚钱的建筑商们,这一年却并不如意。楼房的开发受到了原材料和人工短缺的影响,延期、赔款事件频发,甚至有一些建筑商暂时关闭了房产项目。

阿卜杜勒是埃及开罗一家房地产开发公司的企业管理顾问,近期受到建筑材料价格上涨的影响,他所在的公司只能通过提高房屋的售价来规避破产的风险。阿卜杜勒表示,这并不是他们一家公司的选择,整个埃及的房地产市场都受到了原材料价格上涨所带来的冲击。

此外,大宗商品供应紧张,导致下游各类建筑材料价格一路上扬,这也让房地产商不得不抬高售房价格。

除了建筑材料成本上涨,人工短缺也是建筑商们面临的困境。在美国芝加哥的一处建筑工地里,一个鸟巢在空旷的房间里格外显眼,建筑商戴夫•洛奇表示,由于找不到足够的建筑工人,开发项目已经闲置许久了。

数据显示,截至9月底,全美建筑业约有超过33万个职位空缺。而在10月份,美国建筑成本同比增长12.3%,创下历史新高。受到建筑材料和劳动力短缺的影响,美国单户住宅建设量在10月份暴跌,而授权建设但尚未开工的房屋数量跃升至15年来的最高水平。

美国:房屋销售火热,买家手持现金全额抢购

一路高歌猛进的房价,并没有打消购房者的热情。今年以来,全球多国出现购房潮,甚至出现一房难求的局面,各国的房屋供应量也出现严重不足。

在美国新泽西州,贾斯汀•戈德堡和他的妻子杰西卡打算出售他们的三居室。房子的挂牌价格为39.9万美元,约合人民币250万元,经过激励的竞价,该房屋最终以54.2万美元,约合人民币350万元成交,比挂牌价高出100万元人民币。

在美国,房屋销售的速度创出新高,大量买家直接手持现金全额抢购。数据显示,10月底,全美有125万套待售房屋,同比下降12%,按照目前的销售速度,美国市场上的房屋将在3个月内被抢购一空。

除了供应短缺,疫情之下,人们的购房观念也发生了变化。低密度小区成了一些购房者的首选。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,地产经纪人艾芙伦这段时间忙得不亦乐乎,她主要代理博斯普鲁斯海峡沿线黄金地段的楼盘,这里房子新,居住密度也不大,所以非常受欢迎,已经出现了一房难求的情况。

此外,在各国央行宽松的货币政策之下,房贷利息大幅降低也推高了房屋价格。去年年底,澳大利亚央行将现金利率降至0.1%的历史低点,并将抵押贷款利率推低至2%以下。这意味着如果贷款200万澳元,需要支付的年利息却不到4万澳元,大大低于当地同等房屋的租金。短短一年内,澳大利亚悉尼的房价中位数就上涨了30%。

澳大利亚社会住房倡导组织发言人 凯特•科尔文:事实上,是政府的低利率政策导致了房价的上涨。

21世纪不动产中国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 卢航:欧美市场涨的周期一般是在5年到8年,这波地产周期应该走了两年多,按过去的逻辑,还应该有两三年增长。

相关推荐
热点推荐
50岁男子直言:奔五的70后,即使在外面混不下去了,也不要回老家

50岁男子直言:奔五的70后,即使在外面混不下去了,也不要回老家

泽泽先生
2025-07-01 13:54:29
詹俊:郑钦文输的比较郁闷,对西尼亚科娃的特点没做针对性的部署

詹俊:郑钦文输的比较郁闷,对西尼亚科娃的特点没做针对性的部署

直播吧
2025-07-01 22:56:07
女性最“脏”的3个部位,男人再有甜头也要忍住,为了健康了解下

女性最“脏”的3个部位,男人再有甜头也要忍住,为了健康了解下

熊猫医学社
2025-07-01 10:35:15
英国背信弃义,英部长与中国台湾签协议,此举已触碰中方红线

英国背信弃义,英部长与中国台湾签协议,此举已触碰中方红线

史纪文谭
2025-07-01 23:01:45
原来有这么多人都不愿意回家,不是每个人的原生家庭都幸福!

原来有这么多人都不愿意回家,不是每个人的原生家庭都幸福!

特约前排观众
2025-07-02 05:17:01
世俱杯奇景:切尔西苦战5小时晋级 主帅炮轰这是足球么?

世俱杯奇景:切尔西苦战5小时晋级 主帅炮轰这是足球么?

新英体育
2025-07-02 00:30:08
以色列,如今彻底乱套了

以色列,如今彻底乱套了

一个有灵魂的作者
2025-07-01 18:21:31
男子花5999元相亲,发现女方大于35岁要求退费!小姑子:她属于高龄产妇

男子花5999元相亲,发现女方大于35岁要求退费!小姑子:她属于高龄产妇

环球网资讯
2025-07-01 09:33:53
婚纱抄袭凯特,贝佐斯新婚妻子被群嘲,中国时尚巨头连带躺枪:Shein王妃是个什么鬼!?

婚纱抄袭凯特,贝佐斯新婚妻子被群嘲,中国时尚巨头连带躺枪:Shein王妃是个什么鬼!?

悦居英国
2025-07-01 21:18:56
洛阳暴雨博览城变泽国,目击者称积水没膝有车辆被淹

洛阳暴雨博览城变泽国,目击者称积水没膝有车辆被淹

大风新闻
2025-07-01 19:24:09
网友“逼问”确认!董宇辉团队与辉同行,向贵州榕江灾区捐赠物资

网友“逼问”确认!董宇辉团队与辉同行,向贵州榕江灾区捐赠物资

明月杂谈
2025-07-01 19:24:22
Shams:雄鹿队与加里-哈里斯达成两年合约,第二年球员选项

Shams:雄鹿队与加里-哈里斯达成两年合约,第二年球员选项

懂球帝
2025-07-02 02:29:08
特朗普:可能考虑将马斯克“驱逐出境”!特斯拉一度大跌7%!特朗普称7月4日前很难通过“大而美”法案

特朗普:可能考虑将马斯克“驱逐出境”!特斯拉一度大跌7%!特朗普称7月4日前很难通过“大而美”法案

每日经济新闻
2025-07-01 23:24:06
理想 L6 推出限时 5 年 0 息购车政策:首付 6.98 万元,日供99元

理想 L6 推出限时 5 年 0 息购车政策:首付 6.98 万元,日供99元

IT之家
2025-07-01 17:47:11
98元/只的龙虾,蓝战非探店险被爆破,老板紧急公关

98元/只的龙虾,蓝战非探店险被爆破,老板紧急公关

TVB的四小花
2025-07-02 01:12:58
从挪威到青海:中国如何让三文鱼走下神坛?

从挪威到青海:中国如何让三文鱼走下神坛?

正解局
2025-07-01 12:49:18
小S女儿陷入抄袭争议,本人承认有参考,遭艺术圈业内公开抨击

小S女儿陷入抄袭争议,本人承认有参考,遭艺术圈业内公开抨击

萌神木木
2025-07-01 16:58:23
4场进3球!皇马新帅挖掘1天才,姆巴佩给他当替补,罗德里戈遭弃

4场进3球!皇马新帅挖掘1天才,姆巴佩给他当替补,罗德里戈遭弃

体育知多少
2025-07-02 06:26:52
何塞卢:贡萨洛?皇马没必要找新9号了,我们已拥有一位出色球员

何塞卢:贡萨洛?皇马没必要找新9号了,我们已拥有一位出色球员

直播吧
2025-07-02 05:41:00
读完本科读大专?河南一高职院校已多年招收本科生

读完本科读大专?河南一高职院校已多年招收本科生

环球网资讯
2025-07-01 19:27:13
2025-07-02 06:56:49

头条要闻

万斯“一票破局” 美参议院51比50通过大而美法案

头条要闻

万斯“一票破局” 美参议院51比50通过大而美法案

财经要闻

中央财经委:依法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

体育要闻

郑钦文1-2西尼亚科娃 连续三年温网一轮游

娱乐要闻

瘦到脱相!鹿晗首度回应暴瘦内情?

科技要闻

不惧小米YU7?特斯拉逆势涨价

汽车要闻

2026款MG Cyberster/MG5 两款新车售5.99万起

态度原创

房产
艺术
数码
亲子
手机

房产要闻

半年卖地144亿,海南拿地排行榜出炉!

艺术要闻

故宫珍藏的墨迹《十七帖》,比拓本更精良,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

数码要闻

小米手环10体验:十年新里程 重新定义智能手环标准

亲子要闻

0~19岁孩子在想什么?这份指南帮你成为懂孩子的父母

手机要闻

Nothing Phone (3) 手机发布:背部取消灯条改用小屏幕

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