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月-5月,有人在居家办公、有人在离开行业、有人在静待“小阳春”……无论是生活、还是楼市,似乎都处于相对静默期。我们在楼市的窗户纸上戳开了一个洞,看看人生百态。
二手房转凉,新房在观望
60天,这是曹津生(化名)上海居家的相对静默期,在这期间他萌发回武汉的念头。
春节前,家里人提议在武汉为他置办一套新房,沪漂快10年的曹津生由最开始的排斥到如今主动关注武汉购房的信息,源于这段足够长的“居家”,也受接二连三裁员传言的影响。“不知道武汉的新房还会不会降?内环的房子看了下价格,害怕自己失业又在武汉找不到好工作,还是不敢加大杠杆。”在武汉买房,曹津生目前表现出观望的态度。
此时,武汉楼市也转向相对静默期。2022年4月份,武汉新房成交12838套,环比下降约1.8%,同比下降约46.2%,也是近5年来较低水平。
除受疫情影响外,武汉楼市供需两端都较为低迷。虽然在5月13日,武汉政府发文调整房地产监管资金和预售管理,但针对购房者并未出现政策的松动,房企库存还在高位,即便部分楼盘降价让利,受经济环境影响,大家对于购房更加审慎,购房者观望情绪依旧浓厚。
来源:武汉人民政府网
这一现象在二手房上也表现明显,据武汉数据房产数据显示,2022年4月,武汉二手住宅均价16675元/平方米,环比下跌0.61%,二手房平均溢价空间降至7.1%,平均成交周期降至165天,呈下降态势。带看量显著下滑,成交周期长,二手房明显遇冷。
住在汉口的王女士称,其江汉区一处房产在网上挂一年,中介带看只有几个,不得已才降价。截至目前,王女士的房子还未卖出。
城里有人在狂欢,城外有人在“塌房”
“今年虽然很难,但中心城区只要价格合适,再加上地段好,还是相对好卖。”汉口某改善项目策划总表示,他们项目认筹比较理想,到访客户虽不及鼎盛时期但也不缺。
另一边,远城区如东西湖、江夏、新洲都在“花式降价”,然而售楼部依旧较为冷清。一位房产中介称:“以前我们每天要跑售楼部几趟,现在一个星期跑不了一回,现在客户真的少了很多”。远城区盘去化速度慢,中心城区刚需、刚改盘卖得好,新房小阳春呈现两极分化。
据武汉房管局发布数据统计,新房成交量中,江岸区3931套、汉阳区1241套、青山区1177套位居成交量前三片区,主城优势明显。而且,90-120㎡(含)面积区间占比最大为45.1%,价格20000元/㎡以上新房占比41.7%,占据主导地位。
来源:武汉房管局
但在武汉的购房群体中,刚需约占60%,其次才为改善及其它,刚需购房者支付能力有限,远城区楼盘成为刚需首选。今年,远城区表现却远不如主城区。
据克尔瑞数据统计,4月主远城区供应比为7:3,远城区仅少量项目为补货供应,库存较高,平推为主,且以分销渠道带客促销、特价房打折促销等手段为主,远城区营销力度加大,折扣持续放出加速去化。以恒基旭辉铂悦园为例,全民营销提点上涨至7w/套(税前),以营销手段增加带看量,加快去化速度。
由于楼市信心不足,居民对预期收入及未来经济形势判断较为悲观,部分开发商基于资金压力,采取降价促销,但从市场成交数据来看,收效并未达到预期,武汉房产市场还处于低迷筑底的过程。
在这一过程中,于项目自身而言,区域优异且差异化较大的项目更容易突出“重围”,于市场政策而言,放松限购、降低首付比、优化落户及人才政策等,才是真正实在提振楼市的利好。
土地信心在重建,再给“回暖”一点时间
购房者的信心来自于疫情和经济形势,那么,房企的信心来自哪里?土地端。
近期,全国首轮集中土拍结束,可以看到明显的信号是:流拍率减少,供应规模在减少。
这其中,政府发挥因势利导的作用:将土拍批次从三次调整为四次、放松竞拍规则、供地“少而精”——规模在减少但品质在提高。在此调整下,土拍热度也在一定程度有所提升。
2022年武汉首轮集中供地,共11宗地,成交10宗,流拍1宗,流拍率同比下降。其中,凯德集团以5%的溢价率、15822元/平的楼面价,拿下武汉中央商务区常码头住宅地块。可见虽然依旧是国企央企兜底,但部分房企也出手了,这手伸向哪里?——优质地块。
来源:武汉克尔瑞数据统计
如今,楼市进入一段冷静期,其实也让房企回归理性,原来房企大量拍地,不惜产生高溢价率,盲目追求规模化的后果便是,加大杠杆、增加负债。现在可能更多考虑的是生存问题,现金流、利润率等等细账都要算明白,拿地的风险性会有更多考量。
地产进入周期之中,穿越周期很难,但需要明白的是,地产作为支柱产业不会倒,未来刚需需求也存在。但房企也应该顺应周期,做相应的调整。当“竞品质”成为土拍新主角,房企也需将追求规模转化为追求产品,将追求利润转化为追求高品质服务,这才是长远发展之计。
按计划,下一轮土拍将在5月举行,这次,将会有多少房企参与呢?拭目以待!
【结语】
5月15日,央行、银保监会宣布首套房房贷利率可低至4.4%,这对于刚需购房者是一大福利。也是今年央行首次在房产上有大幅度调整动作。
这或许是良好开端的信号,于购房者,回归到房子本身,“居有其屋”不再是布满泡沫的商品;于房企,在产品和服务为王的新时代,沉下心做“优其屋”,才是长期主义。
不要过分悲观,也不要过分吹嘘,这段“相对静默期”终将结束,我们也会过上普通又幸福的日子。
——【易见观】有态度的表达楼市观点——